首页

贵州叶子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5 20:01:04 作者: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李勇被“双开” 浏览量:79328

  中新网梧州10月19日电(张广权)深秋时节,走进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吐露新芽,身挎竹篓的茶农穿梭于层层叠叠的梯田茶园里,巧手翻飞,赶采秋茶。如今,这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茶园不仅成了梧州特色产业的瑰宝,更是众多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融入社会的希望田野。

  近日,由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活动,走进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探寻这里的助残就业故事。

图为肢体三级残疾的郭石芳在茶园采摘茶叶。王伟伟 摄

  走进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新一批次的毛茶经筛分、拼配、渥堆、汽蒸、晾置、陈化等20余道工序,将包装成成品,销往各地。肢体三级残疾的郭石芳正熟练地炒制茶叶。

  “以前生活来源主要靠丈夫打零工的收入,家庭负担很重。加入合作社后,我自己能管理自家的10多亩茶园,每年向合作社销售茶叶200多斤,为家庭增收近3万元。”郭石芳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图为茶农在六堡茶园内采摘茶叶。张广权 摄

  在茶园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查看茶树生长情况的谭爱云。谭爱云于2011年成立了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合作社+茶园+残疾人户”发展模式,以就业务工、土地流转、收购茶叶带动生产等多元化形式,帮助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

  “看到残疾人朋友们通过参与六堡茶产业,生活有了改善,我感到无比欣慰。”望着一望无际的茶园,谭爱云说。

  “通过土地流转及销售茶叶,我一年能收入6万元左右。”肢体四级残疾的邓植源告诉记者,自己从青年时期就开始种植、制作六堡茶,通过六堡茶产业带动了家庭收入显著增加,还带动了村民种茶增收。凭着对六堡茶的热爱和专注,邓植源于2023年获第六批苍梧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图为残障人士在炒制六堡茶。张广权 摄

  近年来,梧州市坚持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以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为目标,围绕本地特色优势茶产业,扎实推动六堡茶产业助力残疾人增收致富。

  梧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黎志新介绍,近年来,梧州市残联和苍梧县残联积极作为,通过与当地茶企建立长期合作走访机制,深入企业宣传安置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开发适残岗位,如茶叶采摘、炒制、包装等,助力残疾人就近就便就业。同时,推行土地流转合作模式,将残疾人闲置的土地以合理价格进行流转,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茶叶种植。在茶叶收购环节,优先收购残疾人家庭的茶叶,为残疾人家庭种植茶叶兜底。

  “如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到六堡茶产业中,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当地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及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黎志新说。(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加拿大阿伯茨福德国际航空展上演精彩飞行表演

习主席强调,要深入开展尊干爱兵、兵兵友爱活动,培养官兵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在强军新征程上,带兵人既要继承官兵友爱的优良传统,也要不断探索新时代带兵新方法,丰富尊干爱兵新内容,为官兵关系注入新活力。

山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在济南揭牌

从2004年工程立项至今,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走过了20年。此前,我国已圆满完成了“绕、落、回”三步走目标。接下来,通过一个短片来回顾一下中国探月的不凡之路。

【东西问·中外对话】索尔海姆:从大项目到“小而美”,中国基建助力“全球南方”发展

作为天津迎击大清河洪水的第一关——静海区台头镇,处于东淀蓄滞洪区内,防汛任务艰巨。为支援天津的防汛工作,8月4日,应急管理部调派中国安能抢险救援队从长沙、重庆、武汉、唐山抽调了240名专业人员和170台(套)专业救援装备赶赴天津,抵达当天就立刻投入到了抗洪抢险一线任务中。

今冬我国北方还有可能看到极光,但绿色的更难看到

走进潦浒村,陶瓷商铺林立,烧陶龙窑随处可见。除围绕陶瓷产业打造线下“游、购、娱”综合旅游体外,当地还通过举办开窑节、陶艺比赛等活动,打造网红元素,引入网络流量,开通直播间20余个,让土陶通过网络走向更多人。(完)

防范台风“山陀儿” 台湾各县市2日均停班停课

“希望下一届的时候我可以带我们全体的学生一起过来去参观,我也想让他们了解到大陆军事和科技上的进步。”萧家庆计划将这次航展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港澳台青年。他表示:“我会把我认识到的、见识到的传播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了解到大陆科技力量的进步。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他们的视角,将大陆的发展传播到台湾民众眼中。”(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